2019年5月25日,由金牛區委宣傳部、區文體旅局、區文聯主辦的“重走金牛道”文學音樂舞蹈采風活動進行了第六天的活動。
昨日離開皇澤寺后,采風隊伍一行來到了廣元朝天區暫歇,翌日清晨,便驅車前往明月峽。
明月峽是古金牛道上至為重要的一處關隘,這里的棧道修建難度也是空前的高。早在兩千多年前,工匠們需要從百丈懸崖之上綴繩而下,吊在半空之中揮錘鑿石,一個個棧道空洞便這樣形成,再在其上嵌巨木,鋪木板,工程之大,令人咋舌。
明月峽集先秦古棧道、嘉陵水道、纖夫鳥道、108國道、寶成鐵路、西成高鐵等古今6道于一峽通行,被譽為中國道路交通博物館,中國道路交通發展的活化石。此地風光秀麗,兩山抱峽,嘉陵江東流而去,沖刷著千百年不斷風化的絕壁。每一個隊員行至此處,不由得駐足拍照留念,這種行走在金牛古道之上的感覺,如同置身先秦或三國,無比激動。
走完明月峽后,車隊暫歇出發,翻過七盤關,便已接近四川邊界。自古以來,七盤關都是四川北部與陜西交界的一處重要關隘,它與白水關、葭萌關、劍門關一起,被稱為川北四大名關。如今七盤關遺址已難尋覓, 108國道與京昆高速穿錯而行,車流不息。
穿過此處,便已經到了陜西省寧強縣。采風隊伍沿著108國道,抵達了五丁村,到此下車走訪,詢問昔日五丁關的所在。五丁關是秦巴蜀道古金牛棧道之咽喉要塞,古來兵家必爭之險關要隘。道阻且長,而昔日雄偉壯麗的五丁關現在已再難找到痕跡,車隊連續找錯了好些地方,直至燃油耗盡,方才到了烈金壩,意外尋到了金牛驛,路邊有一尊糞金石牛的雕塑,這才堅定信心。
從烈金壩繼續向北行四十多公里,便抵達了陽平關。在三國時期,此地為蜀北主要門戶。劉焉是從取陽平關之后才取得了漢中,而也是因為失去了陽平關所以退避到了巴中。諸葛亮六出祁山,一直把陽平關作為進可攻、退可守的大本營。更有四次都是出陽平關北伐的。宋端平三年,蒙古大舉攻宋,于陽平關遇到了南宋曹友聞軍的頑強抵抗,曹友聞軍全部戰死,壯烈殉國。這里的故事太多,卻都訴說著一曲曲動人心魄的悲歌。
如今陽平關已只剩下一段古城墻遺址,城關的威嚴仍在,令人生敬。采風隊員在此處合影留念,以尋找金牛道上流傳的一幕幕動人的傳說。
懸棧飛橋通天塹 城關百戰守蒼穹